找到相关内容251篇,用时2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慧沼的生平与思想特色(上)

    十二月十七日6,享寿六十五岁。  (三)师承  赞宁《宋高僧传》第四,将慧沼归为“义解”类法师7。慧沼之师承,若溯及印度,应为弥勒(约270~350)8→无著(310~390或395~470)→世亲...丛书》下,收录于《卍续藏经》第150册(台北市:新文丰,民66),页180上。  2.赞宁撰《宋高僧传》第四,收录于《大正藏》第50册(台北市:新文丰),页728c。慧沼不违戒范,应可溯源于窥基对...

    吕姝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5268491.html
  • 荷泽宗与洪州宗

    怀海更明确指出:“执心是佛者为魔”〖ZW(〗《大珠禅师语录》下《诸方门人参问》,《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第四册第193页。〖ZW)〗。洪州宗之见地不像宗密所说那样完全混同凡圣迷悟的界限,所以...心造,乃至人天地狱六道修罗尽由心造。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ZW(〗《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第四册第225页。〖ZW)〗从中不难看出,洪州禅法顿歇诸缘之修证方式见地上的根据所在,在于判定生出...

    聂 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0261545.html
  • 镇州普化的禅学思想

    头打,四方八面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注:《临济录》,《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第四册,第277页。)或将铎就人耳边振之。或拊其背,有回顾者,即展手云:乞我一钱。非时遇食亦吃。……师见马步...于口上打一掴。首座云:知即得。”(注:《临济禅师语录之余》(以下简称《语录之余》)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第四册,第282页, 中华书局1983年第1版。)义玄与希运互接禅机,希运很...

    杜寒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80239138.html
  • 龟川教信:华严学(四)

    然而,到了法藏,以前述之三性说以及重重无尽之法界缘起完全被吸收消化在其体系中,其组织好像非常整然。即在其《五教章》第四〈义理分齐〉下,于第二缘起因门六义法:一、释相,二、建立,三、句数,四、开合,...如此,因与缘各有其力用且随持一份。第三句是由因或由缘是不能生,则因义不得成,所以只以形式上以此无因作理由罢了。第四句是说明因缘相依,而相资诸法生。相同的意义,亦以此四种场合列出。在《杂集论》第四也说到...

    龟川教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2741611.html
  • 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2)

    (注49)镡津文集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一,大正藏 五二,页六六六上。 (注50)镡津文集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一,大正藏 五二,页六六六上。 (注51)镡津文集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一,大正藏 五二,页六六六上。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045919.html
  • 《证道歌》作者考

    第二第四册里收录的版本。)。然而其间存在的几个未能圆满解决的问题。  其一:无论从思想上看还是从文章的风格看,《证道歌》与玄觉的另一部作品——《禅宗永嘉集》相比,都有很大的差异。忽滑谷快天曾对此解释道...永嘉集序》,《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第四册第141页。)从中可以看到,魏静是在玄觉晚年才结识这位大师的,而且不久之后玄觉就去世了。因此可以推断,虽然《永嘉集》里的文章有先后之分,但作为玄觉之成熟...

    聂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1040800.html
  • 深层生态学与佛教生态观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证道歌》一文篇幅不大,但在禅宗中具有十分权威的地位。因为以往人们多认为该文乃是永嘉玄觉(665-713)所作,所以又常称为《永嘉证道歌》(注:本文《证道歌》采用《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第四册里...《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第四册第141页。)从中可以看到,魏静是在玄觉晚年才结识这位大师的,而且不久之后玄觉就去世了。因此可以推断,虽然《永嘉集》里的文章有先后之分,但作为玄觉之成熟思想的表达是...

    聂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0348919.html
  • 佛说无常经叙

    出家不欺府官明据五十一,转有当院行者赵元及,年三十五,贯京兆府云阳县龙云乡修德里,父贞观为户身无籍,诵无常经一卷等。  注三: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杂事第四云:‘佛言苾刍,不应作吟咏声,诵诸经法,及以读经。请教白事,皆不应作。然有二事,依吟咏声:一谓赞大师德,二谓诵三启经;余皆不合。’  注四: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杂事第四云:‘是时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其音清亮,上彻梵天。时有无数众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5644992.html
  • 观音六字心咒的功德

    嗡 嘛 呢 贝 美 吽  (其中:嗡,念om音;吽,念轰[hong]音)   此乃观世音菩萨根本心咒,又名四臂观音咒。若人至心诵持,能开一切智慧,能度六道众生,能成大菩提,能利益一切有情,能除一切罪障,能降魔治病,能供养十方诸佛,能令一切众生饱满,衣食财宝皆悉俱足。其功德利益,无量无边。具如经说。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第四》中,佛告除盖障菩萨言:   善男子!若有人书写此...

    见内

    |观音|六字真言|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4/1758021746.html
  • 论佛法的出世性——兼及佛法的道德教化功能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第四编545—546页。  [4] 印顺《佛法概论》第6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5] 木村泰贤《大乘佛教思想论》,转引自陈兵《自净其心——重读... [8] 王雷泉《悲情永在愿无穷——“太虚诞生一百周年国际会议”记感》,《法言》1990年2月号。  [9] 章太炎《建立宗教论》,《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第四册188页。  [10] 《大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60658250.html